你的位置:首页 > 蜡像新闻 > 新闻媒体
蜡像新闻

陕西日报:记者跨海微信采访西安超老头和他尊敬的曼德

2015-06-10 16:58:29      点击:

法国丰特奈市长雨果·傅亚哥(左一)和邹人倜(右二)和《曼德拉》合影(资料图片)

       南非时间12月5日,95岁的南非前总统纳尔逊·曼德拉因病去世,让全世界尊敬、热爱他的人都陷入了悲痛。彼时,同样尊敬、热爱这位老人的西安超人雕塑研究 院院长邹人倜,刚刚带着最新制作的曼德拉仿真硅像,结束了中法文化艺术交流展的旅程,从法国赶往台湾参加下一个学术研讨会。

  ■记者 肖雪

        警察以为我们绑架了曼德拉

       “我 6号到达台湾的时候看到了曼德拉离世的消息,非常痛心。”由于身在台湾,邹人倜几天前通过微信接受了记者的采访。凭借着这款眼下最火的社交工具,邹人倜的 声音从千里之外的海峡对岸传来,语速稍缓却低沉厚实。已经72岁的邹人倜,此前刚刚完成了两尊曼德拉仿真硅像,并带着其中一尊前往法国参加中法文化艺术交 流展。“在法国丰特奈市展览的时候,来参观的市民非常多,大家都很惊叹我们能做得那么逼真,丰特奈市市长雨果·傅亚哥还专门和这尊硅像合影。”

        丰特奈的展览结束后,曼德拉硅像要运到巴黎继续展出。“我们工作人员把硅像搬到车上,他就坐在我们身边一起前往巴黎。途中换车、转机的时候,法国市民都特别 惊讶,议论说怎么曼德拉到巴黎了吗?”邹人倜说。其实这里有个有趣的小细节,著名作家、诗人赵丽华这次和邹人倜在法国同行,前往巴黎的当天她在微信朋友圈 里发了一则消息:“一路曼德拉系着安全带与我们同行,还要抬上抬下,路遇警察以为我们绑架了真的曼德拉。”

         这次制作的曼德拉硅像一共有两尊,一尊完成的较早,就送往法国参加交流展,另一尊稍后才完成,就留在了西安超老头硅像艺术体验馆里。曼德拉离世的消息传来后,邹人倜表示“我想把他的硅像捐赠给南非。”

        七八万根头发一根根处理,仿真硅像的制作过程复杂而细致,首先要决定的就是为硅像选择什么样的神情和体态。“曼德拉有个最典型的姿势,就是他站立起来高举右臂、慷慨激昂的疾呼呐喊, 可是我们这次没有选用这个姿态,而是选择了曼德拉的坐姿,神情也是他最随和、温馨的笑容。”邹人倜这样解释选择的原因,“已经95岁的老人,我们希望大家 记住他和他的民众亲切交流时的样子。”制作团队很快根据图片、视频测算出曼德拉的身高,描摹出他双手合十、谦恭慈祥的微笑着,平易近人、善良和蔼的姿态。 另外诸如牙齿、眼球也都是反复比对后特别制作的,“牙齿的排列、眼白中的几根血丝、皮肤上的老年斑都十分逼真。”

        邹人倜制作的两尊曼德拉硅像也各不相同,其中赴法国展览的曼德拉身穿蓝底花衬衣,双手交握放在胸前。另一尊留在西安展出的则是一身正装西服,双手合十似乎在和大家热情地打着招呼。

       在制作中,最令人头痛的就是曼德拉的头发了。“他的头发很短、还是花白的,而且是卷曲的,所以必须一根根进行处理,费了很大的功夫。”据邹人倜介绍,这七八 万根头发是使用真人的头发,一根根染白、卷曲、定型后,再一根根植上去。“光这就花了我们一个多星期的时间,”邹人倜说,“他是我创作过的外国名人硅像中 难度很大的一个。”

       最好的作品都留给了西安

       多年制作名人仿真硅像,邹人倜感叹最难的是做到形神兼备。他告诉记者,硅 胶塑像本身具有非常近似人体皮肤的质感,但仅此他依然觉得不够。此前邹人倜曾经制作过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、拳王阿里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等人的硅像,这些作品 都在展出时引起了轰动。“仿真硅像是高度写实的,但我们制作的不是简单的照相、形似,而是一件艺术品。”邹人倜说。

       为了达到这个“形神 兼备”的要求,邹人倜和他的团队每次创作之前都要仔细分析人物的性格、特点,再加以强调。比如这次曼德拉硅像的制作,邹人倜就没有选择人物某个特定时期的 形象,而是参照老人70岁到80多岁期间的照片综合出的形象。邹人倜认为这个形象能够代表曼德拉的性格特点,“他在坚毅中显出温柔,他是不屈服的战士,但 却拥有高超的政治智慧,这是我们把握这个人物的核心。”邹人倜告诉记者,他的下一个目标是为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、美国总统奥巴马制作硅像。

       作为中国仿真硅像第一人,邹人倜曾有多年在西影特技车间工作的经历,虽然原籍不是西安人,但他已在古城生活了56年。“我热爱这个城市,所以我把最好的作品留在了西安‘超老头硅像艺术体验馆’。”

       一 个多小时的微信采访最后,邹人倜坦言自己多年努力探索,就是想要开创一个全新的当代现实主义仿真雕塑流派,“我们用硅胶代替石蜡制作塑像已有24年了,获 得了很多肯定,但以后的创作之路还很长。我认为西安应该成为一个引领文化艺术不断创新发展的世界大都市,不断创新应该是我们当代西安文化人的态度。”